2023年2月,德国朔尔茨政府出台《未来研究与创新战略》,取代默克尔政府于2018年出台的《高技术战略2025》(以下简称《战略》),作为德国联邦政府最新的科技创新顶层战略规划。通过《战略》,德国将研究与创新视为政府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交叉议题,一方面将大力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并注重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为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社会创新等各领域创新提供动力;另一方面将依靠研究与创新解决和应对经济、社会和生态领域的关键任务,加速转型进程。在与中国合作方面时,《战略》提出必须权衡利益和风险,如是否涉及敏感技术、两国科研人员开展合作时所获得的资源和信息是否对等。
当今,世界正面临技术霸权竞争、供应链危机、气候变化、数字化转型、自然灾害等诸多问题和挑战。德国政府认为,世界正处于关键性十年,德国的研究与创新优先事项必须有所改变。因此,德国联邦内阁于2023年2月8日通过《未来研究与创新战略》,将研究与创新统筹考虑,并将其纳入各项政府议程。
一
(资料图)
目标
德国政府确立的总体目标包括:捍卫技术领先地位,提高竞争力;加强从研究到应用的转化,实现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对新技术保持开放,吸收各种好的想法协助应对全球竞争和气候变化,并成功实现经济现代化。另外,德国政府还希望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5%(2021年为3.13%),研发人员数量有所增加(2020年约为74万人年),大学中外国科研人员的占比有所增加(2020年为13.3%),高技术部门的初创企业占比有所增加(2019年为3.58%),学术界创办衍生企业的数量有所增加。
二
完善框架条件,促进科研发展与技术转移
1. 夯实知识基础
基础研究是高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创新系统可持续的保证。对此,德国政府将继续支持大学和大学外研究机构的发展,为其提供知识自由的环境、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充足的资金,确保德国持续产出国际公认的优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此外,德国政府将继续维护国内研究基础设施,同时参与国际大型研究基础设施建设,为科研人员开展顶级科学研究创造条件。这些研究基础设施未来还会与产业界共用,确保创新型的仪器设施和解决方案能够获得最佳应用,特别是在能源、材料和生物技术等关键领域。
2. 加速知识转化
未来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术界、产业界和社会各界之间思想、知识和技术的转移转化。对此,德国政府将以基础研究为起点,构建涵盖整个创新过程的技术转移与创新生态系统,使研究成果成为创新成果,长期为德国发展服务。主要措施包括:通过未来基金(针对初创企业)、ERP特别基金(针对快速成长的企业)、欧洲创新理事会下设基金(针对从事突破性颠覆性创新的企业)等,支持德国企业从启动到成长的各个阶段都能获得资金和所需技术,并高度重视非市场创新和未来技术开发,利用这些技术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加强融资支持,减少体制机制障碍,支持大学和大学外研究机构创办更多衍生企业;设立德国技术转移与创新机构(DATI),通过有效的思想、知识和技术转移,帮助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提高创新潜力;继续发挥颠覆性技术创新资助机构(SPRIND)的作用,协助政府扮演风险投资者的角色,支持具有颠覆性创新潜力的高度创新想法;构建技术转移与创业文化生态,发展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创新区,特别是在结构薄弱地区,以创新赋能区域发展。
3. 加强与欧洲及国际层面的合作
为保持和提高竞争力,并应对全球挑战,德国必须参与全球知识流动和创新进程。对此,德国将加强双多边合作,保护科学和研究的自由与安全,同时将积极提高大学和大学外研究机构对当前形势的认识,制定和实施降低科研风险的措施。
在欧洲层面,德国政府将进一步推动欧洲研究区的发展,使其在塑造技术主权、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脱碳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支持科研人员更多参与“地平线欧洲”研发计划,并在适应气候变化、抗击癌症、恢复海洋和水生态系统、建成气候中性的智慧城市、确保土壤安全等五大欧盟重大任务方面作出更多贡献;与法国就网络安全、新一代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最重要的且面向未来的研究主题开展合作。
在国际层面,德国政府将:加强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扩大与美国、加拿大在关键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与拉美国家的研究与创新合作,充分挖掘这些国家在应对全球挑战方面的潜力;在亚太地区寻求与价值观相同的国家合作,在与中国合作时,必须权衡利益和风险,如是否涉及敏感技术、两国科研人员开展合作时所获得的资源和信息是否对等等;加强与以色列的双边合作,助力德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帮助非洲和中东地区国家构建本国科学体系,为德国开辟新的潜力和机会;推进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支持学生和科研人员流动,吸引更多国际人才和合作伙伴。
4. 全面提升人才素质
向更具创新性、可持续性和韧性的科技、经济和社会体系的转型,需要以足够的合格人员为基础。对此,德国政府将创造教育机会,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获得广泛经验和技能,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应对未来挑战。主要举措包括:推动大学、联邦部门研究机构和大学外研究机构的现代化治理、人员与组织结构改革,为所有级别的科研人员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如对年轻科学家进行有组织的培训,使其在职业生涯早期阶段尽快具备研究和技术转移相关技能;修改现行的《移民法》,优化外来人员职业资格认证程序,并探索使用“积分制”,留住或吸引国外顶尖专业人员和技术工人,同时要采取进一步措施,使相关人员及其亲属能够永久融入德国社会,如提供语言培训等;加强STEM基础技能和21世纪所需的未来技能的培养,如数据能力、创业思维与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以满足关键岗位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
5. 制定灵活的研究与创新政策
未来几年,德国必须有针对性地完善研究与创新系统,以确保竞争力,并创造条件,快速有效地应对不可预见的事件。对此,德国政府将:继续为科技领域和科研机构提供资金保障,确保科研人员的必要自由;推动资助政策和工具更具灵活性、开放性和敏捷性,使其能对短期需求及时响应,如在以任务为导向的研究与创新资助中采用“竞赛制”;创建一个法律框架,为现实实验室(一种创新与监管试验区)提供统一的、创新友好的监管环境,允许在其范围内自由地对相关创新型解决方案进行验证;强化开放式创新,探索更多利用黑客马拉松、挑战赛等方式,挖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创新;加强与学术界、产业界和社会各界的合作,确保更广泛地利用开放获取、开放科学、开放数据和开放创新的可能性;加强政府采购的应用,使其成为推动创新的有力工具;进一步开发战略预见工具,及早预判中长期风险与挑战,识别相关机遇与可能性,谋划潜在的应对和发展方案。
6. 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研究和创新
在社会方面,市政当局、民间社会组织、中小企业和社会企业家应当被纳入研究与创新进程。对此,德国政府将:支持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进一步参与创新,如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数字化解决方案,支持创新型技术的验证、标准化和采用,利用欧盟结构基金强化中小企业能力建设等;支持民间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研究与创新,如成立公民研究委员会或现实实验室,尤其是要让年轻人参与进来;建立对话或协商机制,使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都能参与制定研究与创新相关战略和举措;构建更加开放和多元的研究与创新文化,如增加女性大学教授和初创企业创始人的比例。
三
利用研究与创新,加速转型进程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核心任务,德国政府认为,可持续发展需要巨大的创新,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的研究与创新能够有效协调解决和应对经济、社会和生态领域的关键任务。结合国家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需求,德国政府提出了六项重大任务。
1. 确保德国和欧洲的数字和技术主权
主要措施包括:继续加强与技术和数字主权高度相关的基础研究,含好奇心驱动和面向应用的基础研究;开发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尖端技术,并部署至研究基础设施中;利用大型研究基础设施及其独特数据库的潜力,开发创新型解决方案,处理大量高度复杂的数据,并快速应用至产业界和社会各领域中;促进生物技术与数字化、微型化和人工智能等其他尖端技术相结合,为德国生物价值链提供新动力,特别是要促进材料研究的生物化,即将生物学的知识、原理和机制等应用在材料研究中;创建材料领域的“数字孪生”,助力实现材料的无缝虚拟设计;大力发展增材制造技术,为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促进匿名化相关技术和创新型解决方案的发展,使数据更容易获得和使用;开发和测试针对研究领域的网络安全架构,提高研究领域的网络安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半导体、量子、光子等数字化相关技术,助力德国和欧洲层面的创新;构建充满活力的欧洲开源生态系统;构建专业化的数据机构,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标准化。
2. 发展以资源高效和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竞争性产业和可持续交通
主要措施包括:在原材料行业开发无排放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并大力发展轻型建筑,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资源消耗;构建创新友好的框架条件,解决结构性障碍,使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成果顺利转化,开发生物经济的潜力;利用数字化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创建可互操作的国际规范、技术标准和法律框架,实现安全的循环经济;引领未来高性能、安全、资源和节能通信系统开发,如6G;使德国成为氢能领域的全球技术领导者,快速发展绿氢经济;使德国成为全球电池研究、生产和回收中心;继续推动核聚变研究,开发新颖的概念和技术路线,以确定核聚变发电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加强新型交通模式研究,如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空中交通等;开发全欧货运信息平台,加速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3. 改善全体人民的健康
主要措施包括:更好地了解和治疗常见疾病及与年龄相关的病症,如老龄化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研究、流行病研究等;基于生命科学、生物医学与成像、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开发并推广应用个性化医疗;利用数字化潜力进行健康研究和健康护理,如启动全基因组测序并结合患者的临床和基因数据进行诊断和治疗;将人工智能应用至医疗诊断和治疗中,以大力发展基于数据的医学;开发安全有效的药物、疫苗和诊断方法,应对传染病,并重点关注抗生素耐药性;加速医疗设备创新,并加快相关监管和认证速度,提高德国医疗器械的国际竞争力;基于“全健康”理念(One Health)制定预防性健康措施,充分理解健康、环境、气候、生物多样性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将生物技术视为一项关键使能技术,加速相关研究与创新,使德国成为国际领先的生物技术基地。
4. 加强对宇宙和海洋的研究
主要措施包括:制定新的空间战略; 基于反质子和离子研究装置(FAIR)、粒子加速器、大型天文望远镜等大科学装置,进一步加强自由探索的、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增进对暗物质、暗能量和宇宙演化等的认识;设立新的德国天体物理中心,并创建具有国际吸引力的研究与创新集群,通过有针对性地资助,提高德国在宇宙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的地位;加强与欧洲和国际伙伴的合作,增进对空间天气及其对宇宙基础设施影响的研究,强化空间天气事件的预测;基于欧空局和与国际伙伴的合作,发射更多机器人,研究和探索其他天体;推动设立一个管理宇宙和其他行星资源的国际法律框架;进一步加深对全球海洋、深海和极地的了解,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行动提供更多选择;更多地采用自动化的方法进行海洋观测,并提高观测数据的可用性;系统考虑海洋在保护地球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作用,开展跨科学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气候保护措施。
5. 推进气候保护、气候适应、粮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
主要措施包括:开发全球高分辨率气候模型系统,及时预测极端事件的出现;完善温室气体综合监测系统,整合所有有用的观测数据;综合考量可持续目标和市场前景,推广全球碳排放交易体系;不断扩大和更新欧盟哥白尼计划中的哨兵系列卫星,加强地球观测;加强关于气候变化对人、动物、环境和基础设施影响的研究,并基于科学研究提供的建议、数据、信息、模型和工具等制定必要措施,适应气候变化;培育能够适应气候变化并拥有良好质量的植物品种;开发生物经济监测系统,并制定循证的解决方案和技术转移战略,充分展示生物多样性对经济和社会的价值,增进人们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愿;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渔业和水产养殖新技术,提高粮食和饲料安全标准,通过农业、林业、渔业等实现原材料和粮食的自给自足,构建可持续的农业和食品系统;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基础设施,增进对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等的认识,更好地理解地球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和资源集约型数字化设计,节约实际资源;提高信息和通信系统、基础设施和终端设备本身的效率和可持续性,为气候保护作出贡献。
6. 强化社会韧性、多样性和凝聚力
主要措施包括:针对当今国际局势,进一步开展与和平、冲突、跨学科安全政策相关的研究,如虚假信息、网络风险等混合威胁,通过提供快速的信息和咨询建议,帮助政府更快作出决策;基于数据密集型研究和数据空间,更快、更有效地从数据中获取知识用于决策;加强社会各界参与制定研究政策和研究活动的积极性;加强有关德国人民生活状况、社会脆弱性和韧性的研究,以制定量身定制的干预措施;重点关注结构薄弱地区,扩大面向区域的创新资金,提高社会韧性和凝聚力;增加对社会创新的资助,优化资助领域和跨学科资助方向,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研究与创新;构建社会创新平台,为所有社会上的创新者提供信息、网络和咨询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科情智库,原作者刘丽丽,张丽娟。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本公众号编译/转载仅为分享、传达不同观点,如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