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抗美援越,退伍后政府两度安排正式工作,他均婉拒;
面对身边的边贸、旅游业等赚钱生意,他从不心动。
(相关资料图)
他如此“反常”,只为——50年的“粮”心坚守
□ 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映武 谭楚翎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
这些大道理在龙树南这个老“土”的眼里其实很简单:粮食是命根子,要重视粮食生产,田地不丢荒,在有限的田地里多产粮。
自1973年3月退伍后,龙树南50年“粮”心不改,与“土”为伴,带领乡亲“捡荒”复垦,把“边角料”拼成“大粮田”,硬是把一个人均只有0.7亩多一点的盐碱田地、祖祖辈辈严重缺粮的上佳邦屯,带成了每年向市场供应2万多公斤稻谷、二三十万公斤红薯的“余粮屯”。
“以粮为纲”
婉拒政府两度安排正式工作
今年75岁的龙树南,东兴市江平镇贵明村上佳邦屯人。1969年2月,他应征入伍,短训之后,便奔赴抗美援越的一线阵地。由于作战勇敢、表现突出,他火线入党,并很快被所在部队列为提干重点培养对象。
龙树南退伍返乡,当地政府给他在林业系统安排了一份正式工作,月工资28元。令人意外的是,他竟然谢绝了这个安排。相关部门认为他可能是对这份工作不太满意,又给他重新安排了一份工作,月工资32元。但他态度如初,再次婉拒。
28元,32元,如今就是一份中档快餐的钱,但在20世纪70年代,能有一份月工资收入二三十元的正式工作,绝对是令人羡慕的大好事。面对能跳出“农”门这样的大好事,龙树南却不为所动。
他的“反常”,着实让那些为他安排工作的干部和身边的亲朋好友想不通。
“好好的‘铁饭碗’不端,你脑子是不是有问题?”最先站出来质问的人是龙树南的妻子陆登良,“去政府部门上班,买米一斤才一角三分多一点,多便宜呀!”
也有村民骂龙树南:“你这个笨蛋,好日子不去享受,偏要留在农村当‘泥牛’。一脚泥巴,一脚牛粪,又累又脏,又挣不到几个工分。”
还有安置办的干部,也多次劝导龙树南:“你放弃工作安排,千万要慎重考虑,机会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
不管大家怎样好言相劝,龙树南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坚决要留在农村,当一辈子农民。
那个年代,全国粮食供应普遍紧张,上佳邦屯严重缺田缺地,且有限的田地多为盐碱田地,生产粮食更是困难。群众的锅里一年见不到几回大米,想吃上大米饭,还要挑着鱼虾,走上几十里山路到外地去换大米。
“当时,党中央号召‘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我一个部队成长起来的党员,不能只想着安稳,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饿着肚子长大的龙树南解释当年两拒工作安排的原因,“我在部队学了一些文化,留在农村,带着村民一起种好田地,多打些粮食,能为政府减轻些粮食供应负担。”
牙缝里省钱订报学种粮技术
并无私传给他人
既留之,则安之。龙树南很快完成了由兵到农的角色转换。为了学到更多的种粮知识,他自掏腰包订阅报纸,学习种粮等方面的农业知识。
“那个年代,在农村每挣一分钱都不容易,每一分钱都很宝贵。那些订报纸的钱,都是我和家里人在牙缝里省出来的呀!”龙树南说,“当时,在全国农民自己出钱订报学习的少之又少。为了学知识,没报纸不行!”
那些年,龙树南白天在生产队忙种粮,利用劳动间隙,在田间地头,把自学到的种粮技术手把手地教给生产队的队员;晚上则在昏暗的煤油灯光下,埋头看报,苦学种粮知识。
杂交水稻品种优良,1974年,贵明大队试种,但由于很多队员对它了解不深,缺乏种植技术,即便是政府大力推广、农业专家轮番动员,他们还是望而却步。龙树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并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杂交水稻种植技术学到手。
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龙树南种粮的热情更是高涨。在他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围着“多打粮食”转。
“白天,我在田里忙,晚上出海捕鱼,卖鱼的辛苦钱大多花在买好稻种、好化肥上,家里人几年未添新衣,也舍不得买布做件新衣。”龙树南自豪地说,“你爱稻子,辛苦付出,稻子自然长得好。我种的稻子亩产总比人家高出50多公斤。”
在种常规稻取得好收成的同时,龙树南没有忘记杂交水稻。在分田到户的第一年,他就试种了0.72亩杂交水稻。
在他的杂交水稻秧苗插下不久,便有邻村的一位老农民向他泼冷水:“种杂交水稻没经验、风险大,比不上种常规稻安全。你不要冒进,小心吃亏哟!”
面对好言提醒,龙树南没有打退堂鼓。他就地取材,将废弃的螺壳烧成灰,自制有机肥,并辅以其他农家肥,专为杂交水稻“开小灶”。
有心人,天不负。在他的精心管护下,0.72亩杂交水稻竟然打了400公斤干谷,亩产550多公斤。当年这个亩产量,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测产结果一出,不仅让那些曾经不看好杂交水稻的农民惊掉了下巴,还让农业部门的专家大喜过望。“龙树南,真了不起!”大家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好产量自然是好示范。在龙树南种植杂交水稻成功的次年,上佳邦屯的水田全部种上了杂交水稻,其他邻村也纷纷效仿推广种植。
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大增,龙树南工作愈加繁忙。他主动当起了屯里杂交水稻的免费“护理师”“保姆”,每天穿梭在田间,谁家的水稻有虫害,他及时叫打药;谁家的水稻缺肥,他及时告知补肥……
好管护自然有好收成。上佳邦屯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首年,亩产400公斤以上,比常规稻的亩产高出了100多公斤。杂交水稻的丰收,一举扭转了该屯祖祖辈辈缺粮的局面,坚定了村民种植杂交水稻的信心,还为杂交水稻在周边地区进一步推广起到了良好的广告示范作用。
“捡荒”复垦
让更多的田地种上粮多产粮
20世纪90年代,中国西南边境开发开放提速,边境经济愈来愈繁荣。江平镇很多农民靠边吃边,勇抢机遇,加速转型,弃农从商,或从事边境贸易,或依托金滩景区进军旅游业。
转型大军们靠走“短、平、快”的经济路线赚大钱的同时,他们手中的田地,弃种的弃种,撂荒的撂荒。地处边境线上的上佳邦屯也不例外,荒田荒地随处可见。
“他们撂荒的田地之前多为盐碱地,经过数十年的耕种,土地得到了极大的改良。上佳邦屯本就缺田缺地,不种了,多可惜呀!”龙树南回忆当年的场景,连连摇头,“我一个老农民,见不得土地撂荒长草,心痛,真是心痛啊!”
你撂荒,我“捡荒”。那时,已年过半百的龙树南除了管护好自己的田地外,还经常动员相关村民将撂荒的田地交给他复垦管护,复垦费用全由他个人承担。他还向田主承诺:什么时候要收回田地,他就什么时候无条件奉还。
“前前后后,复垦总费用近3万元,全是我个人出的。”龙树南说,“那些田地经过我管护,底子都变肥了,现在有些田地已经归还给田主。只要田地不荒,我就不心痛,就不怕吃亏。”
2012年,是龙树南“捡荒”最多的一年,加上自家的6.72亩田地,龙树南共种了56亩水稻、14亩红薯,水稻一年种两季,当年收稻谷3.9万公斤、红薯2万多公斤。
在龙树南的带领下,龙相远等上佳邦屯的村民自觉加入“捡荒”队伍。只要是撂荒地,他们来者不拒,不管田地土质的好坏,也不管是处在旮旯的“边角料”,捡完了本屯捡外屯、捡外村。目前,上佳邦屯所有的撂荒田地全部复垦,邻屯邻村的很多撂荒田地也被他们“捡”来种上了粮食。
贵明村在“灭荒”行动中,也把龙树南作为活广告,积极招商,引进一家种粮企业,利用400亩撂荒的盐碱地或流转来的土地,大量种植“红姑娘”红薯。该村党总支部书记罗万成说,龙树南“捡荒”种稻种薯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示范效果十分显著,大大提高了全村的土地利用率。
唐家文曾是防城港市农业部门的领导,对龙树南有着很深的印象。“如果每个村都有一个像龙树南这样珍惜土地、热爱种粮的农民,那农村就不会有撂荒地了。”他感慨,“上佳邦屯田地十分紧缺,又多为盐碱田地,龙树南能评上自治区级种粮大户,确实不易!”
种田没前途,种地没钱图,这在当地很多农民的心中已是刻板印象。
龙树南在“捡荒”复垦的同时,担心儿子龙先进厌农分心,经常给他打“预防针”:“不管别人做生意赚了多少钱,我们都不能动心,要踏踏实实种好地、种好粮!”
活到老学到老
老脑筋才能跟上新时代
龙树南因种植“红姑娘”红薯而走红,引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记者竞相报道。
今年,龙树南种的“红姑娘”红薯又获丰收,亩产1500公斤以上,地头收薯价每公斤6元。因他种的红薯软糯香甜,十分畅销。
品质上乘,亩产又高,很多村民夸龙树南是专家。尽管这些年小有名气,但他始终认为自己离专家的水平差得远。
他说:“新时代新粮种新技术层出不穷,不学习,种不出高产高质的粮食来。不学习,老脑筋跟不上新时代。”
75岁,早就是含饴弄孙的年纪了。但龙树南没有时间享受天伦之乐,“如何提高粮食产量”依然是他思考最多的问题。活到老,学到老,他确确实实做到了这一点。近日,他不仅在认真学习“红姑娘”红薯新品种的种植技术,还在细细琢磨他的老战友推荐的红薯新品种的试种工作。他说,他愿做“小白鼠”,如果试种效果好,就向村民推广。
上月上旬,又有种植“红姑娘”红薯的专家到东兴讲课。在红薯地里忙了大半月的龙树南听闻此讯,像是吃了兴奋剂,不顾劳累,自己乘车,赶到课堂,又是记录,又是提问,劲头十足。
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向来提倡活学活用的龙树南,也开始“潮”起来,借用网络和手机,搜寻自己想学的内容。有些手机功能不会使用,他便虚心向儿孙或其他年轻人请教。
还有,央视很多传授农业知识的节目,与他本行有关的内容,一期都不落下。有村民调侃:“龙树南家里的椅子凳子很多,但他的屁股很少坐在上面。唯独在收看这些节目时,他的屁股才会老老实实‘粘’在上面。”
一人富不算富
大家共同富才算富
坚持就会有收获。龙树南说,正常年份,刨去成本,他一家种稻谷种红薯每年纯收入接近20万元。种粮致富,他成了当地响当当的农业明星。
致富不忘乡亲,在龙树南的牵头下,上佳邦屯在2009年成立了江平镇佳邦农机专业合作社,他任社长;2015年,合作社成立党支部,他又兼任支部书记。
是党员就要带头。在该合作社成立初期,经费一度紧张,龙树南毫不犹豫地拿出七八十万元的积蓄,购置种稻种薯的全流程机械设备,基本实现了耕种机械化。
“有了这些机械种田种地,不仅不会误农时,还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劳动效率比之前高出几倍。”龙树南颇为自豪,“空闲时间多了,村民还可以走出去打工赚钱呢!”
先富带后富。龙树南在带领社员致富的同时,他还大力帮助困难家庭和劳力紧张的家庭,帮耕帮种帮收,提供技术支持。
村民龙相波之前是贫困户,家里有四五亩田地,由于缺少劳动力,田地撂荒多年。在龙树南等社员的帮助下,龙相波不仅复垦了自家的田地,还“捡荒”了不少田地。
如今,龙相波家种了10亩水田和10亩红薯,不仅脱了贫,还致了富。去年,他的双胞胎女儿双双考上大学,轻轻松松缴纳了学费。
市农业专家刘义明与龙树南因薯结缘,龙树南学得一手种植“红姑娘”红薯的好技术,刘义明功不可没。
“老龙很好学,七十几岁的人了,对种粮还这么痴迷,难得!”刘义明坦言,“上佳邦屯很多农民就是因为学习老龙,靠种‘红姑娘’红薯赚了钱。”
沿边开放开发经济成就显著,我市许多边民大做边贸和边境旅游文章,赚得盆满钵满。地处边海一线的上佳邦屯,也是商机无限。
“现在,全屯600多人中只有个别人经商,其他村民都在种地种粮。”龙树南十分欣慰,“在外经商的村民的田地全都请人代耕,全村434亩田地全都有人管、有人种。屯里的田地冬种红薯、夏种稻,只要管好护好,收成和收入都是不错的。”
广西粮食生产大户、广西种粮大户、广西科学发展钱粮双增标兵农户、多个级别的“科技示范户”……75岁的龙树南,可谓是功成名就,一些亲朋好友劝他退居二线,乐享清福。
可龙树南就是不服老。他撸起自己的袖子,露出又黑又粗的胳膊,自信地说:“这么健壮的肌肉,还可以干上好多年!”
50年的“粮”心坚守,龙树南用自身的实践证明了种地有钱图、种田有前途。生命不息,种粮不止。这头倔强的老“泥牛”誓为端牢中国人的饭碗继续发挥余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