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蒋璟璟
“30岁的我开始每天坐轮椅通勤”……当下,电动轮椅已经不再是腿脚不便的老年人专属的代步工具。在一些社交媒体上的视频显示,年轻人乘坐电动轮椅频频出现在高校、食堂、商场,甚至还成群结队,在一些道路上“赛轮椅”。在不少商家眼中,一些年轻顾客正成为轮椅的潜在购买人群。据上述商家介绍,一些型号的电动轮椅更换电池后,最大续航里程可达25公里以上,甚至可达到60公里,仅在续航上,这已经媲美中高端的电单车。(北京青年报)
作为社交媒介蔓延到线下场景的又一奇葩“先锋实践”,电动车轮椅的这波奇幻旅途,自带黑色幽默的荒诞意味。年纪轻轻就用上轮椅,甚至颇有一股“早用早享受”的自鸣得意。此景此景,错乱乃至凌乱。谁曾想,原本旨在服务腿脚不便人群的电动轮椅,而今竟成了爆款单品,化身新世代的“网红玩具”。整活、玩花样,这把又刷出了新境界。
“开电动轮椅上下班”最初走红网络,自然是走剧本摆拍的结果。我们知道,社交平台的内容创作生态,一贯是挖空心思搞创意、找素材、求新求异,无所不用其极。置于这种背景下,各种脑洞大开、剑走偏锋的“表演”,构成了流量江湖内的“赛马游戏”,优胜劣汰。而那些脱颖而出的“赢家”,被大量推流,继而又引发了一波效仿跟风的浪潮。在连续化、规模化的内容投喂、行为引导之下,一些网友信以为是,按耐不住、亲身一试,“一试吓一跳”的真香感叹就此出炉。
“自从骑电动轮椅上下班,反复开启了新世界”,在很多亲历者不吝赞美的表述中,电动轮椅俨然被表述为是“完美代步工具”:坐着舒适,能电动行驶;价格便宜,还拥有各种“特权”。不用上牌,可在人行道行驶,也不用专门戴头盔……凡此种种,看似是“物超所值”,实则根本站不住脚。从本质上说,这就是“自我欺骗”,是典型的“证实性偏差”——当某人信了“电动轮椅上下班”,在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寻找支持这个观点的证据倾向。
所以,看似是“买家亲测”,实则是“立场先行”。那些乘兴而来、跃跃欲试的“电动轮椅玩家”,自然不愿承认自己做了一个糟糕的购买决策。在可以想见的不久的将来,这部分上下班的“电动轮椅”大概率会吃灰闲置,但至少在当下,用户们注定还是好评如潮。毕竟,“嘴硬不认栽”,也是,某种潮玩潮人的标配腔调。
的确,诚如很多卖家所宣称的,“电动轮椅并不属于交通工具,因此并不会按照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行管理。”可需要追问的是,既然不是交通工具,又怎能上路行驶呢?倘若“开电动轮椅上下班”渐成气候,其必然会招致专项治理。之于此,理当有明确预期才是。
标签: